202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智能化发展大会
会 议 纪 要
会 议 纪 要
“202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智能化发展大会”,于2025年4月19日-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中化、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地方大型石化与化工企业、科研院所、相关院校以及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单位的代表。会议开得圆满成功,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简况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常州大学、和利时科技集团的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会长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同志主持,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会长陈明海同志代表协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对协会2025年度主要工作做了部署。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协会副会长梁兴同志做了讲话,对协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原党委书记赵贤正同志,东北石油大学校长协会副会长董宏丽同志,长江大学副校长协会副会长吕一兵同志,常州大学副校长协会副会长彭明国同志,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梁永图同志,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万尧同志等。
与此次大会同期还召开了“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与专利奖颁奖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隆重表彰了“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的获奖单位和获奖者,并颁发了获奖证书。
二、学术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
大会安排了有代表性的41个高水平学术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
1、北京化工大学梁永图副校长《复杂成品油物流网络智能决策关键技术与展望》学术报告。
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赵贤正原党委书记《超级能源盆地打造第二曲线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
3、中国石油浙江油田梁兴副总经理、总地质师《非常规油气藏光纤传感地球物理关键技术》专题报告。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刘向斌副院长《绿色低碳井筒流体控制技术研究与展望专题报告。
5、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黄劲松副总裁《和利时XMagital构建智能工厂建设新范式》专题报告。
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地质研究院海洋所杨存高工《深水沉积体系智能地震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专题报告。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谢跃东副教授、系副主任《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应用前景》专题报告。
8、杭州康吉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周新辉常务副总经理《全国产化跨平台智能化分布控制系统简介》专题报告。
9、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吴明畅一级工程师《基于智能分析的油气管道支管角焊缝缺陷排查关键技术》专题报告。
10、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程浩然教授《基于人工智能的井网自动优化技术研究》学术报告。
11、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周天宇项目经理《炼化企业防腐保温质量完整性管理研究与实践》专题报告。
12、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何宏系主任《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增效关键技术进展》学术报告。
1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任宪涛同志《基于共振原理指导下的有效储层和干层的频谱特征差异研究》专题报告。
14、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研究院郭心宇结构工程师《6000米长距离水循环试验系统研制及解码验证》专题报告。
15、凯泰(滁州)流体控制有限公司高翔总经理《石油化工储罐智能安全密闭切水系统应用总结》专题报告。
16、西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陈明军院长《苛刻工况下管道防护材料低碳安全发展的阻燃保温新技术》学术报告。
1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郭书生勘探开发部(中心)/副经理兼作业经理《南海莺琼盆地深层高温高压气藏勘探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题报告。
1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赵雪峰油田首席专家《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绿色智能建设实践和发展展望》专题报告。
19、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朱维耀所长《渗流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学术报告。
20、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邓宾副院长《下寒武统构造-沉积分异与页岩气成藏过程认识》学术报告。
21、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研究所郑瑾高级工程师《石油石化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原位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报告。
22、清华大学水利系吴必胜副教授《多条PKN型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研究》学术报告。
23、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陈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智慧工厂建设经验分享》专题报告。
24、西南石油大学刘名杨副研究员《复杂多相流不分离流量在线测量技术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学术报告。
25、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分院贺培副所长《深层页岩储层改造与地质环境管控技术》专题报告。
26、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汪杰教授《致密气藏高效助排纳米增效压裂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学术报告。
2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袁辉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所所长《南海西部油气田开发生产形势》专题报告。
2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王金堂教授《苛刻油气藏钻探井下复杂防控钻井液关键技术》学术报告。
29、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所 陈洋同志《一种评估微观-宏观岩石力学性能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页岩SEM-EDS照片》专题报告。
3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陈立峰教授《苛刻油藏封堵控水材料研发与应用》学术报告。
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韩国庆教授《超深层气井排采优化技术与智能诊断分析》学术报告。
32、桂林市利通电子科技有责限任公司张有坚总经理《人工智能(AI)与大语言模型(LLM)在燃气行业的系统性应用研究》专题报告。
3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白晓东副研究员《海洋平台超大型组块海上安装关键技术研究》学术报告。
34、西安交通大学钟显康教授《能源化工装备内壁局部腐蚀识别与监测技术现状及进展》学术报告。
35、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赵勃教授《承载部件超声应力测量方法》学术报告。
36、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李翔云结构工程师《渤海边际油田无人平台智能注水技术与实践》专题报告。
3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裴建新副教授《海洋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展望》学术报告。
3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杨宏伟副教授《复杂油气钻井井下复杂监测与智能井控方法》学术报告。
39、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崔宁总工程师《南海深水油气生产设施安装和测试技术及装备》专题报告。
4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究院程俊阳储量规划室副主任《东海平湖斜坡带深层规模性岩性气藏富集规律与滚动开发突破》专题报告。
4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特检所徐伟津副所长《油气管道腐蚀管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专题报告。
三、本次大会组织出版了《202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智能化发展大会学术技术论文集》。
本次大会共收到未曾发表学术技术论文146篇,经编委会审核录用85篇,编辑出版了《202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智能化发展大会学术技术论文集》(论文集372页),论文集内容系统丰富、权威前瞻,无论是对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程公司(设计院)”和院校,还是对自动化、信息化科研生产单位等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大会对《论文集》录用论文,组织专家评审出45篇“优秀科技论文”,并颁发了证书。我协会历届年会组织出版的年会《论文集》已成为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技术文献之一,已被国家一些权威科技文献检索(查新)机构定期收录。未能参会的会员和行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如还有需要者可与我协会秘书处联系购买,此论文集定价489元,卖给会员和行业科技工作者按优惠价280元(含邮资)。
四、“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颁奖大会”
“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4年审核批准(国科奖社证字第0109号)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设立并承办的面向全国范围的行业性科学技术奖项,是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和鼓励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立的,每年评审授奖一次;该奖项坚持科学、严谨、规范、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具有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资格。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评审出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268项(位),其中:技术发明奖49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186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91项),科技成就奖1位,青年科技奖26位,科技创新团队奖6个。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专利奖评审委员会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专利奖奖励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评审出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专利奖获奖专利共计46项,其中金奖8项,银奖16项,优秀奖22项。
具体获奖名单可登陆我协会官方网站www.cnpci.org.cn查看。
五、大会达到预期效果
参加会议的会员和代表普遍认为:
一是大会主题鲜明。石油和化学工业智能化发展为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成为与会者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在40多场次的报告几乎都涉及石油和化学工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日趋深度融合,大力促进了石油和化学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有力助推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平稳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石油和化学工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会员和行业参与意识在增强。从会议规模、学术技术报告和论文投稿的行业广泛性来看本次大会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一次盛会,充分体现了协会在行业的凝聚力和权威性。
三是学术技术报告内容系统丰富、权威前瞻。大会安排的报告中,学术界有权威前瞻的学术报告、有科研院所的技术报告、有企业的专题报告、还有用户单位的需求趋势报告和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技术、装备、技术服务”企业的解决方案报告。报告的内容领域广、水平高,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行业技术装备和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会代表充分理解和领会了协会为服务会员所付出的努力,代表们普遍认为,协会在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努力开拓有益于会员的新业务。会议号召广大会员和行业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协会各项工作,紧密团结在协会周围,齐心协力把协会建成会员离不开、政府靠得住、全国有影响的行业协会。
2025年5月14日